悉心服務 情系“三農” |
時間:2014-04-10 來源:中國化工報 視力保護色: |
4月2日,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與農業(yè)部種植業(yè)管理司在湖南益陽舉行“中化情·三農夢”農化服務暨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示范縣創(chuàng)建啟動儀式。 “我們希望通過科學制定配方、積極組織配方肥生產、建立智能化終端培肥服務網絡、開展新型經營主體個性化服務,宣傳科學施肥理念,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,集成推廣科學施肥新技術,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村入戶,提高配方施肥覆蓋范圍,轉變農民施肥方式,提升我國科學施肥水平。”儀式上,中化集團副總裁韓根生說。 據了解,從今年起,中化集團下屬中化化肥有限公司、農業(yè)部種植業(yè)管理司及全國農業(yè)技術推廣服務中心,未來3年將聯合在湖南、黑龍江、河南等11個?。▍^(qū)),選擇19個糧食主產縣和經濟作物優(yōu)勢產區(qū),開展推廣配方肥示范縣創(chuàng)建工作,未來還將推進29個試點縣的建設,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村入戶,提高配方施肥覆蓋范圍,轉變農民施肥方式。 “目前農業(yè)生產形勢正在發(fā)生變化,種植大戶越來越多,還出現了不少家庭農場和合作社,他們對科學種田的愿望非常迫切。因此,很有必要在過去推廣示范村的基礎上,在更大的范圍和更高的層次上推廣科學施肥,滿足新型經營主體的需要。”中化化肥總經理王紅軍告訴記者。 益陽市是大米之鄉(xiāng)湖南的糧食主產區(qū)。當天,中化化肥在湖南益陽的農民田間學校首次開課,吸引了當地50多名農民前來聽課。 據陸坊斌介紹,今年2月在湖南發(fā)現假冒中化加鉀(鉀肥),經化驗其中的鉀含量為零,因此教會農民識別真假化肥非常重要。到目前為止,中化化肥在各地已建的農民田間學校超過170家。 在益陽市唯一的一臺測土配肥機前,中化化肥湖南分公司農化服務部副經理楊家俊正講得起勁。“我們先給農戶取好樣,將相關數據輸入到這臺配肥機里。這些測土的數據可以細化到每一個田塊,一個田塊的數據對應一個農民的名字。一旦輸入這個農民的名字,我們就可以了解他家田塊的特點。這臺機器一天可以產12噸配方肥,輻射5萬畝土地,覆蓋周邊的蘭溪等三鎮(zhèn)。” “在搞了科學施肥以后效果很好?,F在我們這里的8個種田大戶都在使用配方肥,使用后水稻空殼率從30%下降到了10%,一年兩季水稻每畝增產300千克,增收500元錢。”益陽市蘭溪鎮(zhèn)油和垸村村支書王迪華告訴記者。 中化集團還舉行了長沙縣北山鎮(zhèn)種田大戶春耕農事交流會暨種、農簽約儀式,中化集團下屬中種公司成員企業(yè)湖南洞庭高科種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與當地種糧大戶簽訂了種糧(種、農)結合種子銷售合同,探索種糧結合的新型營銷模式,為當地種植大戶提供優(yōu)質水稻種子、配套種植技術指導,并通過簽訂訂單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問題。 “我們將通過種糧結合的新模式提供打包的解決方案,將種子、農藥、化肥打包后提供給農民,彌補農技推廣服務當中沒有集約化種子的局限性,并承諾加價收購,打通農業(yè)生產的整個價值鏈。” 洞庭高科副總經理李明表示。 “作為我國最大的農業(yè)投入品一體化經營的中央企業(yè),我們將根據當前我國發(fā)展現代農業(yè)的需要和農村實際狀況,聯合農業(yè)主管部門、地方政府以及科研機構,通過合作推廣科學施肥技術、舉辦科技服務進萬村行動、創(chuàng)建農民田間學校和中化植物醫(yī)院、農資維權打假、保障優(yōu)質產品供應等一系列的助農、護農、惠農活動,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,掌握現代種植技術,科學合理施用化肥、種子、農藥等產品,實現增產增收,促進我國農業(yè)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。”談到未來,韓根生這樣說。 作者:郁紅 |